浏览数量: 42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26 来源: 本站
关于封丘金银花的入药部位,古今有一定的差异。经考证,唐代以前的用药部位,基本上是用忍冬藤(封丘金银花藤),应用范围较局限。下面就让封丘金银花苗厂家为我们讲解下中国古代医学名家对封丘金银花的使用。
如《名医别录》记载治寒热身肿;《本草拾遗》记载治热毒血痢。吴其浚称“古方罕用,至宋而大显。”宋元年问,较多应用于外科疮痈疔疽诸证。药用部位较多用忍冬茎叶,有的去茎单用叶,有的茎、叶、花同用。
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主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毒等,方中用忍冬草(去梗)。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中,治消渴病愈后,预防发痈疽,用忍冬全草(根、茎、叶、花皆可)。
《苏沈良方》中用治痈疮疡久不合,书中记载当时在江西、江苏一带流传至明清时期,已将忍冬藤与封丘金银花分别应用,且大多应用的是封丘金银花,对封丘金银花的效用认识也更深入全面,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疔疮复生汤等,均用封丘金银花。清代中医外科及温病学家也基本上是用封丘金银花,忍冬藤的应用已较少,用途也较局限。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忍冬茎叶及花功效皆同。”现代研究证明,忍冬藤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与封丘金银花相似。而现代忍冬藤多用于热痹证。从忍冬藤与封丘金银花的应用沿革来看,忍冬藤功用,尤其是清热解毒方面不亚于封丘金银花。而忍冬藤的药源比封丘金银花丰富,采集容易,价格便宜,在目前封丘金银花药材紧缺、价格直线攀升的情况下,能充分利用藤茎、叶便可以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其实,现代的一些成药,如复方银菊感冒片、抗流感片、新抗流感片、银柴合剂等,均用忍冬藤代替封丘金银花,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等。
考证表明,从明清时期已将忍冬藤和封丘金银花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原植物来源于何种植物难于考证,叫封丘金银花名称的植物种类繁多,因此《中国药典》2005年版仅收载了1种忍冬的花蕾或蕾花混合品为封丘金银花入药应用于临床。